时间:2019-12-03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原标题:泰山脚下“秋裤村”:补齐质量短板 培养走向世界的品牌 齐鲁网·闪电新闻11月26日讯 说起针织村,在全国有上百个。泰安市邱家店镇的姚家坡村,是一个有着多年针织经验的针织村,但他们有一个名气更大的名字——“秋裤村”。 几十年筚路蓝缕 传统手工村不断发展壮大 李美是姚家坡村的一名个体针织户,从80年代就开始从事针织产业。现在她家生产的秋裤,已经成了抢手货,一年营业额过百万,年销售量将近10万件。在内蒙古、东北、河北、河南等地都有他们生产的秋裤的身影。闪电新闻记者来到她的工厂时,她正在和工人一起将包装好的产品运上车。“这是十万件,发往成都的。”李美指着其中的几大包说。 “现在这个生产条件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,现在用机器一天就能生产上千件”。李美向闪电新闻记者介绍,几十年来,她的家族一直在从事针织行业。在她的手上,还有一道几十年劳作磨出的老茧子。“这是我们劳动的成果,基本上我们每个村的人都有。我们用缝纫机器之前是脚踏的,一天的产量只有几十件,现在比以前快多了。” 目前,村里的370户人家有160家在做与秋裤有关的生意。姚家坡村村委成员张广伦向闪电新闻记者介绍,现在姚家坡村一年可以生产秋裤5000余万条,年产值1.6亿。如果把这些秋裤连起来可以绕赤道一圈。 “村里的土地一直较为贫瘠,村民收入少。大约40年前,很多村民就开始从事针织手工业。从那时起,家家户户都充斥着缝纫机的声音,卖布的货郎在村里随处可见,从泰安大市场,再到济南西市场,都能看见姚家坡人的身影”。张广伦说。 十几年前,缝纫机是家家户户必备的“大件” 现在,除了国内市场,姚家坡村的产品也销往了吉尔吉斯斯坦、印度、俄罗斯等外国市场,村民们自豪地说,“只要能想得到的地方,就有人穿我们的秋裤”。 新兴市场占有量低 传统针织行业需加快转型升级 在针织户孟兆义家,四名工人正在给秋裤封边。记者在旁边计算,一个小时下来,这位工人就做了将近两百条。但是孟兆义说,这两百条秋裤每件仅有5毛钱的利润,算下来200件的利润也仅仅只有几十块钱。除去工人的人工费后,利润更是少的又少。巨大产量的背后,所产生的价值却不是很可观。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,在火遍全国的“双十一”购物大潮中,姚家坡村却没有沾到光。“双十一”前,记者曾经问过针织户孟兆义的备货情况,他说并没有刻意备货,他的生产一年四季基本同样的节奏,春夏生产的秋裤也是为秋冬做储备, “之所以生意好,是因为圈里人都知道我们这儿的货便宜”。 据了解,整个“双十一”期间,整个姚家坡村参与到电商竞争的只有一家,而且是以“9块9包邮”的价格批量发货。其余的商家生产和销售基本没有改变。近几年的“双十一”大潮,基本没有对这个“远近闻名”的针织村产生波澜。 记者从购物网站搜索“泰安秋裤”,网页提示“相关的宝贝太少了”。同样是生产“服装”,相邻的北王镇村已经采用“互联网+”的模式来助力当地产业升级发展,成了的附近闻名的“淘宝村”。北王庄淘宝村自创建以来,已成功开店50多家,线上交易额早已突破1200万,针织品的价格也由原先的几块钱摇身一变成了几十块,增产增销的背后,带给村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。“我们的生产力很强,但是发展模式还是太落后了。” 姚家坡村村委成员张广伦无奈地说。 姚家坡村认识到,想要摆脱目前的现状,只能将村里闲散的劳动产能聚合起来,形成统一的品牌。而且要改变产品的低端化,做更新、更高端的产品,才能将真正的利润攥在手里。“我们要抱团发展,首先要把质量提上去!”张广伦给记者看了他们最近研发的产品,“这是价格高的毛呢,生产成女士大衣的话利润可以到几百元”。现在,姚家坡村已经成立了针织产业协会,开始对村里商户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。 张广伦向闪电新闻记者介绍新产品 同时,他们也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,首先要建立一个“秋裤产业园”。“总建成面积有6万平米,建成的话能入住二百多户针织户。那时我们统一申请商标,同时打造电商品牌,发展私人定制服务等,增加产品的附加值,团结起来,集体发力,争取打造出全国甚至全球知名的品牌。”张广伦向闪电新闻记者介绍。 闪电新闻记者 耿琰 韩腾 (齐鲁网) |